流行性出血热的危害及预防
为扎实开展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严防出血热等高发重点传染病,我校积极做好防控工作,校内行政例会上对教育卫体局组织召开的出血热防控工作会议暨校园传染病培训会相关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和安排部署,并关于出血热防控召开了主题班会,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寒冬季节,正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的季节,该这种病起病急,进展快,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但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下面带您一起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相关防控知识,防患于未然。
一、认识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本文简称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各个省份均有发现。
宿主动物及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主要包括姬鼠属和家鼠型两种,分别由不同型病毒(汉坦病毒和汉城病毒)引起。
主要传播途径为动物源性,病毒能直接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分为:接触感染、呼吸道传播、消化道感染、螨媒传播、垂直传播。
二、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1)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2)低血压休克期
多在发热4~6日,迟者可于第9病日左右出现,少数在热退后发生休克,这是与细菌性感染不同之处。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
少尿期一般发生于第5~8病日,持续时间短者1天,长者10余天,一般为2~5天。多数患者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部分患者临床上没有明显低血压休克期,由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尿中有膜状物排出者为重症。少尿期的临床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患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亦有少尿期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者,此时应和肾前性少尿相鉴别。
(4)多尿期
多数患者少尿期后进入此期,少数患者可由发热期或低血压期转入此期。多尿期一般出现在病程第9~14天,持续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数月之久。此期为新生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善,加以尿素氮等潴留物质引起高渗性利尿作用,使尿量明显增加。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
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三、治疗原则
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吧,就近治疗)
四、防控措施
(1)人群预防:采取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对高发病区的多发人群及其他疫区的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2)个体预防:尽量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接触传染。为此必须做到:
(3)整治环境卫生,投放毒饵,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家;
(4)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者分泌物(唾液)接触;
(5)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
(6)避免皮肤黏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7)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鼠的食物、隐蔽场所及鼠孳生地。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先洒水后扫地,防止携带病毒的尘埃飞扬;
(8)如被老鼠咬伤,立即用20%的肥皂水和流动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再用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洗净伤口,有条件的可再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并尽快到正规医院进一步处理伤口,遵医嘱接种疫苗;
(9)及时就诊:近期被老鼠咬伤、接触过鼠污染物者,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腹痛、头痛、食欲不振等应及时就诊,就地治疗。